2019年10月31日星期四
單身男女婚戀難:主因是相親渠道少
相親咋就那麼難?目前,相親途徑主要有5種:一是熟人婚友社介紹,二是婚姻介紹所介紹,三是父母幫助子女相親,四是通過電視節目相親,五是通過網絡交友相親。這些相親渠道雖然成就了一些姻緣,但效果不是十分明顯。於是,一些剩男剩女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:相親渠道能不能再多一些,能不能多建幾個相親平台呢?
相親渠道一 熟人介紹
熟人介紹,即通過親朋好友作“月老”將合適的兩個年輕人介紹給對方。一般來講,“月老”比較熟悉雙方的家庭狀況、脾氣性格、工作等情況,可以將條件差不多的兩個人快速撮合在一起,婚介成功率極高。熟人介紹可謂是“中國式”相親方式,但熟人介紹也有局限性。而隨著“農轉非”人群大量湧入城市,熟人介紹的相親模式面臨挑戰。
相親渠道二 婚友社相親
通過婚友社相親是眾所周知的,但據一些相親人士介紹,在婚友社相親的“中獎率”也不高,有的人加入姻介所已兩三年,也沒有找到心儀的對像,有的還與婚友社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,所以需要謹慎選擇婚友社平台。
相親渠道三 父母幫子女找對像
如果子女不成家,最著急的就是父母,他們會想方設法幫子女打聽各種消息,甚至代替女子去“相親”。因為都是老人幫子女相親,年輕人又因為忙於工作或礙於顏面而不出面,父母的眼光與子女有所差異,所以年輕人在見面時多少有些尷尬。有的年輕人也不認同父母的做法,甚至還會產生抵觸情緒。所以,父母幫子女相親的成功率也不是太高。
相親渠道四 電視相親多是中老年人
電視相親中老年人比例高達70%以上。他們大多是有過婚姻經歷或是喪偶的人士,由於在情感上受過傷,所以他們更願意相信電視這種公共媒體,因為更真實。年輕人交友渠道比老年人廣,所以選擇電視平台來相親的更多是中老年人。
相親渠道五 網絡微信交友相親
時下,微信微博征婚日漸流行,很多年輕人樂意上新媒體找對像,在網絡、微信平台上,他們侃侃而談,能充分展示自己,可一旦見面,卻似乎有了語言交流障礙,有的甚至都不會表達了。雙方一見面都有些失望,也會出現“見光死”。
網絡、微信婚介平台還有一大弊端,就是虛假信息難以識別,造成一些詐騙案件頻發,使得網絡婚介平台公信力降低,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轉向更為現實的相親渠道,回到傳統相親老路上來。
訂閱:
發佈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